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是一所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国际高中,规模大、层次高的现代化学校。学校致力于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公民,建构了十五年一贯制立体化与一体化有机统一的校本课程体系,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和不同能力倾向的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为每一个孩子终身健康、一生幸福奠基。
多年来,学校以应有的责任担当和高品质的办学质量赢得社会广泛认可。学校获评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南京市先进民办学校”“南京市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江宁区文明校园”“江宁区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南京市推进素质教育示范初中”“南京市教育现代化初中建设初中”“南京市普通高中首批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市级示范校”“江苏省优质幼儿园”。学校继承并发扬南京师大附中“锐意实验”的优良传统,建校20年来,承担省级及以上课题研究10多项,1项成果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特等奖,3项成果获江苏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二等奖,2项成果获江苏省教研室教学课题研究成果特等奖。
近年来,学校输出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在江宁区教育局的指导下,自2017年起,学校先后与清水亭学校、上坊小学、上坊中学、汤山小学、汤山中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开启合作办学新篇章,以深厚的学校文化、先进的教育理念、务实的教学管理,为江宁区密集型集团化办学提供了可实施、可借鉴的经验。
·全域学习生态
学校位于美丽的九龙湖畔,校园占地53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近9000人,这里环境优美,四季如画;鸟语花香,景色宜人。
多年来,学校不断完善“五育融合”的育人模式,倡导全域学习生态,通过物型课程,实践学校办学理念,融合学校文化、学校环境,搭建显性和隐性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依存、认知与体验相连接的育人平台,为培养“价值观念正、视野格局大、思维方式优、身心人格健、审美品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分校学子提供了新的路径。
为此,学校着力打造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使院士墙、图书馆、英语角、青春广场等场所,成为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认识和理解的物型空间,筑牢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建造物理科学馆、创客工厂、i创教室、无人机教室、机器人教室等物型空间,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素养,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充分发挥体育场馆、轮滑场、高尔夫练习场、棒垒球场、健美操教室、网球场、射箭馆、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等物型空间功能,常态化开展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在全市范围内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利用陶艺坊、剪纸教室、各类排练厅、学生作品陈列室等物型空间,为学生开设舞蹈、管乐、合唱、陶艺、版画、书法等艺术特色课程,同时开展艺术节、课本剧展演、戏剧节等多彩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的艺术实践和特长展示平台;借助拾味堂、农作园、生态农场等物型空间,丰富学生的劳动知识,开展真实的劳动实践;依托地理园、蝴蝶馆、蝴蝶园、湿地生态园、校园电视台、如意长廊等课程空间,开展项目式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的成长点。
·多元的校本课程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继承并发扬南京师大附中优良的课程文化传统,建校20年来,建立了立体化与一体化有机统一的校本课程体系。立体化指向学校课程的空间结构,一体化指向学校课程的时间结构。
学校系统开发了立体化校本课程群组,开设了200多门选修课程,近100个学生社团,还开设了大量的学科活动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学校充分利用附近高校密集、新型产业集中的优势,建立起一批富有特色的生涯规划课程基地。不仅如此,学校每年都要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外语节、体育节、中美双语夏令营等大型特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表演能力,还为加强学生的行动实践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提供了空间和平台。2011年,学校承担的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课程行动研究:个性化教育的校本探索》的研究成果,获江苏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二等奖。
学校系统构建了一体化校本课程群组,包括《经典阅读》《好玩的数学》《英语多元目标阅读》《衔接教程》《科学拓展实验》和音乐、美术、体育、信息、科技学科的24门课程。2017年9月,学校承担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个性发展”的幼儿园至高中课程一体化建构的校本探索》的研究成果,获“南京市第四届教育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二等奖。
学校开展资优学生发现与贯通培养的校本探索,寻找适合学生特长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多元智能测评,形成规范科学的遴选程序,试行灵活自主的弹性学制,开发丰富多元的课程群组,建立高效完备的竞赛体系,在行动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2022年2月,学校承担的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让优秀者更优秀:中小学资优学生发现与贯通培养的校本探索》的研究成果,获“江苏省第五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二等奖;参与江苏省十三五重点课题《指向培根筑基的高中生涯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的研究,2022年2月获江苏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特等奖。
十四五期间,学校全面梳理育人体系与课程群组,以“价值观念正、视野格局大、思维方式优、身心人格健、审美品质高、实践能力强”的育人目标为方向,制定了江宁分校校本课程群。学校正在承担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幼儿园至高中劳动教育课程一体化建构的校本探索》的研究,意在编制幼儿园至高中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开发课程资源,形成劳动教育立体化的课程结构和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构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深度的课堂改革
2013年11月始,学校以江苏省第10期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少教多学的运行机制及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为抓手,开展“少教多学”课堂教学的深度实验,建构符合学校特点的“少教多学”理论体系,使“少教多学”理论校本化。在此基础上,研制学校一般性“少教多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学校编印了《少教多学研究:课堂教学案例》《“少教多学”课堂评价标准与模式》,编制《“少教多学”导学案》等,探索出一套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校实际的“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新范式,并出版专著《课程与课堂的一体化建构》。2017年12月,《少教多学的运行机制及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获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课题评比特等奖。
2018年12月,学校以江苏省第12期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及评价体系的校本探索》为抓手,开展“差异教学”研究。学校梳理“差异教学”理论体系,使“差异教学”理论校本化。在此基础上,研制普适性的“差异教学”实施策略、教学模式,撰写专著,发表系列论文,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为落实“差异教学”理念,学校把分层教学、分层练习作为重要的教研方向。在课后服务时间,实施跑班上课、分层辅导。“差异教学”研究,有力促进了学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好地诠释了“让优秀者更优秀,平常者不平常”的教育追求。2022年3月,《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及评价体系的校本探索》课题研究成果,获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课题评比特等奖。
·多彩的校园活动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过程和环节之中,构建了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完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
学科活动课程。高一年级的中华经典诗文朗读会、语文课本剧表演大赛、历史剧创作表演大赛,高二年级的“红色经典”影视配音、名著阅读知识竞赛、中学生校园辩论赛、原创诗歌朗诵会等。学校还开设系列综合实践课程,如高一至高三的春秋游课程、军训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等等。这些活动不仅培养和加强了同学们的表达表演能力,还为加强学生的行动实践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提供了空间和平台。
素养养成课程。开展“7岁入学仪式”“10岁成长仪式”“13岁金色童年”“14岁青春仪式”“15岁勇于担当”“16岁,用脚步丈量”“17岁,田野上的青春”“18岁成人仪式”等系列主题活动,一年一度的历史周、科技节、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外语节等大型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完善人格、锻造能力。
生涯教育课程。学校立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从“自我认知”“生涯实践”“生涯规划”3个维度,根据“体验重感性,认知有理性,选择讲智性”的原则,加强与周边高校和企业的战略合作,先后筹建起16个大学专业探索基地和18个社会职场体验基地,有效提升生涯教育的品质。学校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开设击剑、射箭、轮滑、英语戏剧等特色鲜明的个性化课程,与东南大学、吉林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借助高校资源,使学生感受前沿科学,滋养人文情怀;与福特公司、南京神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等名企深度合作,开设STEAM、3D打印、无人机等系列课程。
国际交流课程。学校与新西兰最佳国立中学之一的Howick College结为姊妹学校,定期组织学生互访,每年从初一、初二年级挑选部分学生赴国外交流,体验当地学校的课程与文化;与美国北卡Marvin Ridge High school结为姊妹学校,每年有来自该校的30多名教师和分校学子们一起上课,一起开展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活动,共同度过一段令人难忘的欢乐时光。
·温馨的生活空间
学生住宿四人一个房间,有独立的卫生间、空调、书桌、书架、衣橱、电话,每层楼有单间式冲淋房、活动间,生活区打造“书院文化”,设有学生阅览室、周末影视厅。食堂为“A级单位”,有自选快餐、特色窗口、精美小炒、精品西餐等食品区域,推出餐饮一体化全优产品体系,系列多、品种多、风味多、组合多,营养健康,经济实惠,极大解决了“个性与共性”、“特色与大众”的矛盾。重大节日供应传统菜肴,周末为留校生提供周末菜肴,复习迎考期间为考生们提供特色营养菜肴。
·优质的教师发展
学校以“教师发展学校”为平台,为教师发展提供在职培训。学校组织教师到知名大学进行学习培训,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老师们在听取专家报告、与专家面对面交流、讨教教育教学的问题后,返校开设公开课、讲座或撰写论文,这既是对培训成果的再升华,也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路径。
目前,学校在职教师662人,江苏省特级教师4名,正高级教师4名,高级教师219人,一级教师319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数量占专任教师30%以上,其中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占专任老师总数的15%以上。近500人次获评区、市级“教育、教学先进个人”,近30个教研组获评区、市级“优秀教研组”,多人在全国、省、市、区各类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在这里,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自2006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学校已先后向国内外各类高校输送了数千名优秀人才,其中有南京市高考理科第一名朱冰,南京市高考理科第三名唐好,南京市高考总分第二名张亮,南京市高考文科第二名伍宇晴,南京市高考文科第一名王雨昕,南京市高考理科第一名赵乐鹏,向清华、北大输送28人,向南大、复旦等双一流名校输送1000多人,还有聂玄翊、王天晓、刘晓戈等数百名学生被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海外名校录取。学校各学段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均名列前茅。我校学生后力强劲,据不完全统计,从分校走向北大、清华就读硕士、博士的学生有300多位;85%以上的分校学子在高校担任学生会主席、班长、团支书等职,表现出色;据高校反馈,我校学生综合素养高,组织、策划、自主学习能力强。学校中考成绩始终跻身于南京市一流学校行列。自2006年以来,初中部有16名同学获区中考第一名。2011 年至今,初中部已有 50名同学被西安交大少年班录取,录取人数位居江苏省首位。
2014届校友宋海翔、吴悠在共同创作的献给母校的歌曲《吉印大道1999号》中说“在分校浸染过的孩子,身上都散发着分校的文化底蕴。分校是学子念念不忘的家,是终生回眸的精神家园,是一生守护的心灵港湾。”
【幼儿园】
创办于2009年,占地4700m²,建筑面积3921m²,现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园所条件优良,氛围温馨和谐,以“健康、聪明、活泼”为幼儿特征,形成幼儿园独有的“爱”的文化。
2018年创办托儿部。根据0-3岁幼儿特点,营造了一个恒温、新风、健康、安全、舒适的智能化活动空间,孩子们在亲子教养、亲子游戏、五觉刺激、动作练习、同伴交往、亲子阅读、语言表达、认知发展、自理能力养成等课程活动中,获得充分多元发展。
【小学部】
创办于2008年。小学部秉承附中“诚·朴·雄·伟”的校风和“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管理科学规范,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异,社会美誉度高,已成为南京市品牌小学。
小学部教育教学设施一流,教师队伍素质优良,敬业爱生,年轻充满朝气,为小学部高品位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源源不断的动力。学校的“四点钟课堂”课程丰富、多元,精品高质,被家长称为“最贴心的服务”。
【初中部】
创办于2003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健全人格与创新精神的现代公民,现为南京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南京市“教育现代化初中”建设学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学校”。
近年来,学生素养不断提高,个性化发展优势明显。自2011年以来,已有41名同学被西安交大少年班录取。学生在世界机器人大赛、全国信息奥赛、江苏省作文大赛、数学“时代杯”、物理“随园杯”、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和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南京市各类体育和艺术比赛中,均名列前茅。
【高中部】
创办于2003年。小班化优质精品高中,传承南师附中“慎聘良师、锐意实验、校风诚朴、善育英才”优良文化传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践行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大力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现为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市级示范校”,全面而又富于个性化的课程,满足学生多元选择,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自2006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学校已先后向国内外各类高校输送了近万名优秀人才,其中清华、北大27人,南大、复旦等双一流名校数千人。近年来,高中部教学质量卓越,名校录取率、本一率和推进率居南京市一类生源校第一方阵;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获得省一等奖及以上人数居南京市前四;学生个性化发展精彩纷呈,在体艺、表演、辩论、演讲等方面都有优异表现。
【国际高中】
2011年创建国际课程班,引进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预科课程(UFS),2012年引进美国瓦萨琪高中学分课程,2014年成立国际高中,2021年引进中英A-Level课程。
国际高中秉承“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践行“诚·朴·雄·伟”的校风,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办学十二载,数千名毕业生从国际高中启航高飞,跨入世界一流名校深造。
中澳班毕业生连续多年100%被澳洲五星八大名校或QS世界排名前二十强名校录取,连续多年全球统考成绩位居中国考区榜首。
中美班美高文凭全球申请,多人获高额奖学金,美国前五十强名校录取率高达90%,推进率为南京市中美项目之首。
2021年我校与英国牛津督导学院结成姐妹校,高起点开设牛津英才A-Level班,全面打开美、英、加、澳、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世界一流名校本科录取绿色通道,为学生的多元发展创造了更高平台。
【校风】
诚 朴 雄 伟
【校训】
嚼得菜根 做得大事
【学风】
专心致志 勤学苦练 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
【教风】
热爱学生 认真教学 刻苦钻研 言传身教
【办学目标】
建设以个性化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和卓越教育教学质量为基础的、促进每一位学生适性发展的、具有寄宿制特色的示范性和实验性优质学校。
【培养目标】
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公民。
价值观念正、胸襟格局大、身心人格健
思维品质优、审美素养高、实践能力强
【管理目标】
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以文化管理为追求
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的组织
权责平等,民主公正的制度
掏出心来,相互尊重的行为
追求卓越,全面持续的质量
行胜于言,锐意实验的教育
求真务实, 批判与建设的思维
【教育方式】
打开一部历史,让你去探究
濡染一种文化,让你去体验
解放一些时间,让你去规划
创设一个舞台,让你去展示
提供一些机会,让你去创造
满怀一个期待, 让你去成长
【师生特征】
关爱 责任 创造
【教育追求】
实施素质教育,让优秀者更优秀,平常者不平常
成就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引领家长